現場消毒作業需要哪些個人防護用品?現場消毒作業個人防護用品主要根據人員崗位不同來配置。消毒作業可以分為配制消毒液、負責預防性消毒以及消毒區域實際操作來劃分,下面鋌和勞保網技術為大家詳細介紹。

 

  配制消毒液個人防護要求

 

  ①在配制消毒液時的人員防護要求:穿戴普通工作服、橡膠或乳膠手套、防護眼鏡、防毒口罩

 

  ②承擔預防性消毒的人員防護要求:穿戴普通工作衣服、橡膠或乳膠手套、膠鞋、防護眼鏡、防護口罩(使用4h應更換消毒)。

 

  ③承擔疫點或疫區消毒的人員防護要求:穿防化服,外罩防水連體帶帽防護衣,戴符合標準的N95口罩(使用4h或離開污染區后更換),戴橡膠或乳膠手套,穿長筒膠鞋,戴防護眼鏡。

 

  預防性消毒個人防護要求

 

  ①消毒液應在通風良好的場所配制,并穿戴符合要求的個人防護用品,操作時避免與皮膚、黏膜直接接觸,一旦接觸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凈。

 

  ②進行消毒操作時應穿戴符合要求的個人防護用品,包括戴防毒面具穿防化服,選擇合適的防護手套,避免與皮膚、黏膜直接接觸,一旦接觸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凈。

 

  ③工作完畢,脫去防護用品,立即放人密封袋內,并進行手部的清洗消毒。

 

  ④使用后的個人防護用品應經消毒清洗后方可重復使用。

 

  消毒作業中的個人防護要求

 

  消毒因子大多對人是有害的,因此,在進行消毒時工作人員一定要有自我保護意識,采取自我保護措施,防止消毒事故的發生和因消毒操作方法不當可能對人體造成的傷害。

 

  ①外線消毒:應避免對人體的直接照射。

 

  ②體消毒劑(如臭氧):應確保環境中該類氣體的濃度在國家規定的安全范圍之內。

 

  ③液體化學消毒劑:應防止過敏和可能對皮膚、黏膜的損傷。

 

  為什么要對環境消毒

 

  細菌、病毒、塵埃等危害人們健康的生物和物質,其飄流、著床、滋生、繁殖等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可能是同步、交叉、循環進行的。要及時終止或把對人體、環境的感染和污染的程度降到最低。可以被人們接受的清洗、消毒的時間間隔是15天到45天。

 

  消毒工程的安全要求

 

  清洗、消毒作業過程不得對作業人員和被清洗、消毒對象及其使用環境產生危險、腐蝕等。例如清洗、消毒作業中的清潔劑、消毒品不能混合使用;含氯的清洗消毒藥劑,不能與含酸的清洗消毒藥劑混合使用。

 

  兩者合用時便會起化學反應,促使含氯的清洗消毒藥劑中的氯分解加快,逸散在室內空氣中。將刺激人的眼睛、鼻子,吸人過多氯氣會灼傷呼吸道及肺部,引起炎癥等,傷害并導致中毒而危害人體健康。

 

  以上就是鋌和勞保網小編為您提供的關于“現場消毒作業需要哪些個人防護用品 ”內容介紹,希望對您了解消毒作業個人防護有所幫助!消毒作業現場還需要配備必要的急救箱(急救藥品)、相應的消毒藥劑以及沖洗、消防器材等,作業后消毒人員由專人安排及時清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