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間作業氧含量標準?受限空間作業的定義?一切通風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氣體積聚和缺氧的設備、設施和場所都叫受限空間,在受限空間的作業都稱為受限空間作業,受限空間作業氧含量標準國標是進入受限空間的氧氣含量大于19.5%且小于22%。
受限空間作業涉及的領域廣、行業多,作業環境復雜,危險有害因素多,容易發生安全事故,造成嚴重后果;作業人員遇險時施救難度大,盲目施救或救援方法不當,又容易造成傷亡擴大,所以在進入受限空間前做好個人安全防護措施很有必要下面鋌和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受限空間作業的相關知識。
進入受限空間的原則:
1、所有人員在進入受限空間前,必須制定和實施書面受限空間進入計劃。
2、所有進入受限空間的作業必須持有有效的進入許可證。
3、只有在沒有其它切實可行的方法能完成工作任務時,才考慮進入受限空間。
4、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必須進行危害識別,列出危害因素清單。
進入受限空間個人安全防護措施:
1、利用氣體檢測儀對有限空間進行氣體檢測,確認安全后方可進入。
2、在缺氧或有毒的受限空間作業時,應佩戴隔離式防護面具,必要時作業人員應拴帶救生繩。
3、 在易燃易爆的受限空間作業時,應穿防靜電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壓燈具及不發生火花的工具。
4、在有酸堿等腐蝕性介質的受限空間作業時,應穿戴好防酸堿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防護用品。
5、 在產生噪聲的受限空間作業時,應配戴耳塞或防噪音耳罩等。
受限空間作業要求:
1、進入容器、設備內部作業要按設備深度搭設安全梯,配備救護繩索,以保證應急時使用。
2 、進入容器、設備內部作業應視具體作業條件,采取通風措施,對通風不良以及容積極小的容器設備,作業人員應采取間歇作業,不得強行連續作業。
3、 進入容器、設備內部作業必須設專人監護,重點危險作業如進入氣柜等除指定專人監護外,安全環保科應派人到現場監察。
4、進入容器、設備前應拆離與其相連管道,并加上盲板,切斷電氣,并在管道閥門上和電氣開關上掛上“禁止開啟”標識,以防他人誤開。
5 、必須把所有人孔、手孔和一切可通氣的孔蓋打開,并將拆下的人孔蓋等配件放置妥當,以防墜落傷人。
6 、在進入確實無法作徹底清洗的有毒容器設備中,檢修人員應穿戴相應的勞動保護用品,戴好長管呼吸器,將呼吸管拖出釜外進行換氣,監護人不得離開。
7 、進入容器、設備內部檢修人員,禁止穿化纖衣服和鐵釘鞋進入。
8、 在容器、設備內進行氣焊、氣割,動焊人在進入容器、設備前,要進行試氣割,確認安全正常后才能進入容器、設備作業。動焊作業完成后,動焊人離開時,不得將乙炔焊槍放在罐內,以防止乙炔泄漏。
9、進入容器、設備內部作業,申請許可證的時間一次不得超過一天。作業因故中斷,或安全條件改變時,應重新補辦“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
10 、作業竣工時,檢修人員和監護人員共同檢查罐內外,在確認無誤后,在作業證上的驗收欄處簽字后,檢修人員方可封閉各入孔。
以上就是鋌和小編關于“受限空間作業氧含量標準 受限空間個人安全防護措施”的內容介紹。受限空間作業必須做到“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嚴禁通風、檢測不合格作業,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嚴禁教育培訓不合格上崗作業,還必須必須制定應急措施,現場配備應急裝備,嚴禁盲目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