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人員職業安全防護主要是增強醫務人員對各種傳染病的職業防護意識,做好職業暴露的防護。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醫務工作已經成為一個高位行業,奮斗在抗疫的一線上,面對病毒,隨時都有被感染的風險,那么作為醫務人員,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做好個人安全防護,下面和鋌和小編來了解一下。
一、面部防護
1、醫用面屏
醫用面屏是一種面部防護工具,可以保護使用者的面部免受飛濺物質的傷害。在疫情中,飛沫傳播可以說是最主要的一個傳播途徑,飛沫可以讓病毒寄生并且直接在人和人之間傳染,也導致了疫情的高度擴散,醫用防護面屏可以有效的隔斷飛沫,讓病毒找不到宿主自動消亡。醫用防護面屏具有雙層防護的特性,可以更好的隔離病毒,也起到了更強的保護作用。
2、醫用口罩
醫用口罩多采用一層或者多層非織造布復合制作而成,主要生產工藝包括熔噴、紡粘、熱風或者針刺等,具有抵抗液體、過濾顆粒物和細菌等效用,是一種醫療防護用紡織品。目前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病原體,我們通過佩戴醫用口罩可以起到很好的呼吸道預防作用,將病菌隔離在外。
二、身體防護
隨著疫情的流行,“大白”我們也并不陌生了,之所以叫大白是因為醫務人員都是穿著白色的防護服。防護服是保護人體不受侵害的勞保用品,總體來說防護服是一個總類,它分為不同功能類型的防護服。醫務人員主要使用的是醫用防護服,醫用防護服是指醫務人員(醫生、護士、公共衛生人員、清潔人員等)及進入特定醫藥衛生區域的人群(如患者、醫院探視人員、進入感染區域的人員等)所使用的防護性服裝。其作用是隔離病菌、有害超細粉塵、酸堿性溶液、電磁輻射等,保證人員的安全和保持環境清潔。
三、手部防護
手部防護也是醫務人員職業安全不可能忽略的一部分,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佩戴手套,手套的使用目的是避免手被贓物或微生物污染,防止皮膚或手上已經存在的微生物傳播,避免受到化學物質的損害或減少銳器傷的傷害。另外,醫務人員會在不同的場所和時機應用的手套也是不同的。
以上就是鋌和小編關于“醫務人員職業安全防護”的內容介紹。醫務人員應按規定穿工作服、戴手套和佩戴醫用防護口罩,每次接觸病人后立即進行手部清洗和消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