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日5時10分,舟山籍化學品船“云翔58”輪于江蘇泰興駛往泉州石井途中,在平潭海壇海峽船浪礁水域觸礁擱淺,船上載有丙烯酸丁酯化學品750噸。

 

    兩艘工程船對事故船進行定位

 

    事件發生后,福建海事部門組織人員在周邊海域鋪設吸液棉,布放圍油欄,并著手打撈救助。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在第一時間展開海洋環境監視監測,應對可能發生的水域污染。

 

    事故處理跟蹤報道:

 

    4月2日,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在事發海域及其周邊布設了11個站位,監測7項要素,并采集了周邊海域養殖的牡蠣樣品2份和海帶樣品1份,開展特征污染物丙烯酸丁酯的檢測。根據監測結果,監測海域水質常規要素均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但在靠近事故發生海域較近的兩個水質監測站位中,檢出含有特征污染物丙烯酸丁酯;監測的牡蠣和海帶樣品均未檢出特征污染物丙烯酸丁酯。

 

    4月3日、4日,福建加大監測力度,在事發周邊海域布設了14個站位,監測了6項要素,同時在事故周邊的平潭、福清養殖區采集了牡蠣、鮑魚、花蛤及海帶樣品共7份,監測結果顯示,監測海域水質常規要素均符合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但靠近事件發生較近的6個站位,檢測的水質特征污染物丙烯酸丁酯含量升高,影響范圍有所擴大;檢測結果表明:船載丙烯酸丁酯泄漏未得到控制。但監測的7個牡蠣和海帶樣品均未檢出特征污染物丙烯酸丁酯。

 

    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黃世峰稱,因受影響海域灘涂有養殖花蛤、牡蠣等貝類,為保證消費者安全,福建要求漁業養殖戶對受到影響的海域水產品停止收成和上市銷售,并對該海域水產品進行全面管控。因此,福建已上市水產品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另據了解,隨著各項救助設施的到位,4月5日起將對“云翔58”船載丙烯酸丁酯化學品進行接駁御載。

 

    丙烯丁酯化學品,又稱丙烯酸正丁酯(簡稱BA),特性介于柴油和汽油之間,無色、易揮發,有刺激性氣味,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在無防護措施的情況下,人接觸會出現眼睛刺癢并伴有惡心的不適癥狀,主要用作粘合劑、涂料等方面,屬于低毒類化學品。

 

    (延伸閱讀:化學品泄漏安全防護用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