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密閉空間之前,當我們對密閉空間內的氣體安全有所懷疑,我們必須使用便攜式氣體檢測儀進行氣體測試。此外,由于在密閉空間本身所進行的工序,均有可能產生有害氣體。例如燒焊工序可能因氣喉或連接器泄漏而產生氧氣過多或爆炸氣體積聚的危險;高溫工序可能令空間內有害物質蒸發,產生有害氣體等等。

 

  所以,如果風險評估報告認為有氣體揮發的潛在危險,進入密閉空間的工人必須攜帶氣體檢測儀作連續性監察,以確保一旦工作環境氣體達到危險程度之前,可以及時離開。氣體檢測儀在密閉空間使用方法如下:

 

  由于測試必須由人手進行,在測試過程中,這個人員的安全成為最重要的一環。所以在進行測試之前,操作人員必須對自己附近的環境作出測試,及對密閉空間的入口保持一段安全的距離,同時還要注意安全防護,佩戴防毒面具以及系上安全帶都是很有必要的。

 

  由于密閉空間的特性就是空氣缺乏流通,所以密閉空間內的空氣便會根據不同的密度在不同的空間停留。再者,由于測試時所采集的空氣樣本只是采集點周圍的空氣,所以假若密閉空間內存在著多于一種有害氣體,而這種有害氣體亦根據不同的比重停留在不同的空間,這樣采集得來的樣本便不能概全。所以采集空氣樣本時,必須以多點及多面式(即在不同空間)測試為標準。

 

  有些時候,由于密閉空間的深度比較高,測試空氣的時候便需要加設軟喉,放入井底以抽取井底的空氣樣本。由于空氣樣本從井底軟喉的入氣口到達電子表的過濾器需要一段時間,我們稱這段時間為“時滯”。在這情況下,我們便要留意電子表氣泵的流速,計算軟喉的長度,以確保有足夠的時間讓空氣樣本從井底直達過濾器。

 

  在多點式測試的要求下,完成了第一點的測試后,便要進行第二點的測試。在這時候,我們要留意一個重點,就是凈化的問題。在進行第一點測試后,空氣樣本的微粒,有可能附著于管內壁,這樣會影響第二點的測試結果。所以我們應當將整條軟喉從井底拉出,在清新氣源的地方將空氣抽入,清洗管內壁,讓電子表讀數重歸于零。跟著,便可重復這個程序進行第二點、第三點或其它位置的測試。

 

  用電子表做測試時要注意不可隨意加長喉管的長度,因此舉可能會超越了電子表抽氣泵的抽氣能力,得不到準確的測試結果。如果測試點超越了喉管的指定長度,測試人員就要戴上呼吸器進入密閉空間才能進行準確的測試。

 

  最后,將各點的氣體測試記錄整理好,確保空氣已達到安全程度,便完成氣體測試。

 

  氣體檢測儀指出在密閉空間的不同高度上采樣,根據實際情況檢測器進行連續的檢測我們會發現檢測結果是有不同的。上海鋌和提醒再次強調在密閉空間里一定要使用氣體檢測儀進行相關的檢測,只有經過了相關的檢測才能夠保證安全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