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制板生產是電子行業中職業病危害較大的工藝之一,我們對某公司一印制板生產線進行調查及檢測,了解其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或產生職業危害因素的種類、產生環節及其對勞動者健康的影響,以加強個人安全防護,更好地保護勞動者健康。

 

  電路板制造行業對人體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噪聲、粉塵顆粒物及化學有毒有害物質。在制造車間的入板處硫酸濃度超標,主要因通風較差引起,應加強車間的通風排毒,如設置排風扇,以降低毒物濃度,同時勞動者應配備有效的防毒口罩

 

  該生產線中噪聲強度超標的工作崗位(外形組鋸床、沖床、銑床、下料間剪板),主要因設備噪聲強度較大引起,應對噪聲源進行治理,如采取減振、吸聲、隔音等降噪措施;同時做好個人防護,如佩戴有效的防噪音耳罩或耳塞。

 

  調查中發現該生產線電鍍生產車間存在幾條電鍍線布置在同一車間的現象,存在不同職業危害因素的交叉影響,對勞動者健康產生較大的危害,須對印制板合理安排,嚴格按《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GBZ1-2002的要求設計,避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交叉影響。

 

  在有氨、苯、甲醛、氰化亞金鉀等高毒物質的作業場所,應在醒目位置設置中文示標識,示說明應當載明產生職業中毒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等內容,使勞動者知曉所在崗位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知道如何避免或減少工作環境中有害因素對其健康的影響,愿意并積極合作采用適當的勞動保護措施,從源頭上預防控制職業病危害。

 

  在存在化學有害因素的工作場所,應配備防毒面具、防化服、急救箱等應急救援工具,設置沖淋及洗眼設備,并配置中和液。發生事故時可能導致有毒有害氣體或物質(酸、堿、氨、氰化亞金鉀等)發生大量逸出或泄漏,應在相應場所設置自動檢測與報連動裝置,一旦發生事故,報裝置能提醒現場員工進行疏散。

 

  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培訓,完善勞動者上崗前、在崗時、離崗后的體檢制度,嚴格排除職業禁忌證,建立職工健康檔案及作業場所監測檔案,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一旦受到傷害,勞動者能獲得賠償和享受相關的待遇。

 

  印制板生產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多,且存在不同職業危害因素的交叉影響,必須加強個人防護措施,改善勞動條件,保障勞動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