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四層消防服面料包括阻燃外層、防水透氣層、隔熱層和舒適層,其中隔熱層主要為芳綸針刺或水刺等非織造布,它因結構蓬松能夠起到很好的隔熱效果,但易吸水,濕重大,使消防員負重增大,甚至產生熱應激反應,影響消防員的身體健康和戰斗力。
因此,作為保障消防員人身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消防員裝備,消防服的舒適性研究近年越來越受關注。這就要求消防服面料的開發不僅要強調優良的防護性能,還要注重穿著舒適性。
為此,2013年推出了國內首款“沒有隔熱層”的夏季消防員滅火防護服組合面料,即由雙絲登外層、100%芳綸氈覆PTFE膜防水層和熱波卡舒適層組成的新型輕薄(三層)消防員滅火防護服組合面料。該組合面料的創新點是去除了傳統四層消防服中熱防護性能優異的隔熱層,但是整體防護服組合面料的熱防護性并沒有降低,甚至還有所提高,同時消防服的干重和濕重大大減輕,改善了穿著的舒適性。
如何在去除傳統消防服隔熱層后保證其防護性能是三層消防服組合面料開發的關鍵和難點。三層消防服面料采用了空氣隔熱的原理,外層雙絲登專利技術面料將對位芳綸以加強筋的方式網狀織于面料背面,從而使面料的機械性能和熱防護性能與傳統消防服外層面料相比大大提高(斷裂強力提高20%~30%,撕破強力提高2~3倍,熱防護性能提高20% ~30%)。
熱波卡舒適層是通過織造和染整工藝使得面料表面形成隆起的波浪結構,以容納足夠空氣,替代了傳統四層消防服的隔熱層和舒適層,從而減少了服裝的干重(減輕10%)和在作戰時的濕重(減少30% ~40%),提高了消防服的透氣、透濕性,可有效緩解悶熱感,防止過度濕熱使消防員產生熱應激。
在此基礎上,2015年底又推出了由雙絲登II外層、芳綸氈覆PTFE膜防水層和雙絲錦舒適層組成的新型高強熱膨脹滅火防護服組合面料。
新型高強熱膨脹滅火防護服面料組合
其中,專利技術雙絲登II面料采用雙經軸織造,為雙面結構(表層為間位芳綸和對位芳綸混紡,里層為對位芳綸長絲),兩層之間以菱形的組織點接結。在高熱環境下,面料表里層紗線因熱收縮不一致,使得面料背面有規律隆起,增加了面料厚度,以容納足夠的空氣作為隔熱層,大大提高了熱防護性能(熱防護性能提高30%~50%)。雙絲錦舒適層采用了阻燃長絲類材料,使得面料具有優異的抗起毛起球性、吸濕排汗性和光澤度,手感滑爽、有懸垂感,貼身穿著更舒適,且易穿脫。
開發的三層消防服面料組合技術一經推出就形成了良好的市場效應,目前已占有全國消防服面料50%的市場份額,并獲得了下游用戶的良好反饋,對消防官兵在滅火救援過程中的人身安全起到了良好的防護效果。
未來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消防服產品開發方向?
除現有防護用品體系外,未來還將開展智能消防服及消防服的洗滌維護等方面的研究。
作為今后防護服領域的研究熱點,我們認為智能消防服需具備以下三個基本功能:一是定位,即穿透建筑物,使指揮系統精確定位每一位在火場中作業的消防員;二是對火場環境的判斷,通過監測火場溫度、化學物質的濃度等判斷火場的危險程度,以提示消防員進入或退出;三是對消防隊員的身體機能的監測,如監測消防員的脈搏、心率、呼吸等以判斷消防員的健康狀況。
目前國內已經提出了對智能消防服的需求,雖然國外已經推出了商業化的智能消防服,但是并未在實際應用中得到較好的推廣。究其原因,主要是現有智能消防服系統的實效和作用還不完善,加之需要洗滌,用于監測外部環境和人體的傳感器多以獨立系統的形式通過連接件裝置在服裝上,沒有完全實現與服裝的集成。因此,要開發真正實現集成電子元件與紡織材料的智能防護服裝,還需要跨界合作和多個相關領域的共同努力。
消防服的洗滌與維護保養
由于高性能材料的大量采用,現在消防服裝的成本越來越高,開展消防服的專業洗滌與維護保養對于延長消防服的使用壽命非常關鍵。不正確的洗滌方式將破壞服裝,使消防服防護性能迅速下降,加之損壞服裝的回收仍是難題,因此消防服的洗滌與維護保養在國外已經得到高度重視,并出現了成熟的專業化消防服洗滌維護保養公司,國內市場也對此提出了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