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膠條的防護服不一定都是醫用防護服。區分醫用防護服和非醫用防護服,可以看看接縫處有無作密封處理,直觀上看就是有沒有膠條。沒有膠條的可以直接判定,一定不是醫用防護服,但有膠條的也不一定就是一次性醫用防護服。
隨著防疫的常態化,很多消費者會根據需要自行準備防護服進行防護,但在購買和使用時卻有許多疑惑,如何判定是醫用防護服?醫用防護服消毒之后是不是可以繼續使用?鋌和技術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醫用防護服,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來了解醫用防護服是什么?它是指醫務人員(醫生、護士、公共衛生人員、清潔人員等)及進入特定醫藥衛生區域的人群(如患者、醫院探視人員、進入感染區域的人員等)所使用的防護性服裝。其作用是隔離病菌、有害超細粉塵、酸堿性溶液、電磁輻射等,以此保證人員的安全和保持環境清潔。
密封膠條是制作防護服工藝較為復雜的一道工序,在防護服的接縫處采用熱熔膠條通過熱風膠條壓膠機與面料進行貼合,這樣能夠有效的防止病毒等從針縫接口處穿透,所以醫用防護服都是帶有密封膠條的。但膠條不是判定產品為醫用防護服的唯一標準,還需通過以下幾點進行辨別選購。
醫用防護服的判定方法
(1)觀察產品包裝信息上是否帶有“醫用”或者英文“surgical”、“medical”等字樣,是否描述醫學類適用場景和醫學用途,如有相關信息,一般可判定為醫用防護服。
(2)看產品執行的標準是否為GB 19082-2009《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要求》;
(3)產品外包裝是否帶醫療器械注冊的字樣,醫用防護服作為二類醫療器械,需要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備案,看是否具有生產許可證編號、產品注冊證編號、產品技術要求編號等;
(4)在以上基礎上再查看產品是否有制造商名稱及地址、生產日期,是否附有產品合格證和使用說明書。
(5)另外,可以請企業出示該批產品的檢測報告,并查看有效期。
其次醫用防護服一般是每天更換,醫用連體防護服一般每隔4小時更換一次。要看具體是什么環境用的,如果是生物污染,每接觸一次就要更換;如果是病房,要根據病種的不同來決定,如果弄濕了或是污染了、發現破損應立即更換;而且一般情況下醫用防護服是不能進行消毒后再使用的,但對于醫用防護服嚴重供應不足的的緊急情況下,經嚴格消毒后可重復使用。
以上就是鋌和技術小編為您提供的關于“帶膠條的防護服都是醫用防護服嗎”內容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解決關于判定醫用防護服的困惑。選擇醫用防護服要選擇正規的防護服生產廠家,認準正規醫療器械生產的醫用防護服系列產品,并且正確穿戴醫用防護服,勤更換,這樣才能保證醫用防護服具有一定的防護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