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市民對物質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公眾聚集場所快速發展,大型的商場、集貿市場、圖書館、科技館、車站、等生活場所以及歌舞廳、影劇院、餐飲場所、游藝/游戲場休閑場所等娛樂場所的數量急劇增多,由于這些場所建筑一般為多層,空間跨度大,內部結構復雜、裝修豪華(采用大量的新型高分子材料)、易燃材料多、火災隱患危害大,且人員成份多、流量大,發生災害事故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火災事故呈現迅猛發展的勢頭,尤其是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呈多發態勢。
這些火災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社會反響強烈。因此,建立健全人員密集場所火災事故應急機制,提高消防應對人員密集場所火災的能力,減輕火災事故對人民生命、財產的危害和社會影響,維護社會的安全與穩定,防止和控制人員密集場所的火災是當前消防工作的重要目標和迫切任務。本文就人員密集場所火災撲救工作(火災特點、撲救方法、勤務保障等) 進行了分析探討,并根據實際經驗提出了火災撲救注意事項。
1.人員密集場所火災特點
1.1可燃物多,物資集中,煙霧濃,毒性大,易造成人員傷亡。
1.1.1燃燒時產生的大量煙霧或析出的有毒氣體、危害現場人員安全。
1.1.2人員密集,通道不暢或相對較少,發生火災時,人員心理恐慌,易出現擁擠現象,造成大量人員疏散困難。
1.2跨度空間大,燃燒猛烈,蔓延迅速,易出現塌落,撲救難度大.
1.2.1內部布局復雜,戰斗展開困難。
1.2.2火焰大、溫度高,難以深入內部滅火。
1.2.3當救人、疏散、滅火同步進行時,相互干擾大。
1.2.4用水量大,容易造成水漬損失。
1.2.5燃燒猛、蔓快,易造成大面積火災
1.2.6易引燃相鄰建筑物。
2. 人員密集場所火災撲救原則。
2.1統一指揮、密切協同。
2.2快速反應、果斷處理。
2.3科學決策、合理運用特種裝備。
2.4內攻為主,外攻為輔,充分利用內部消防設施滅火救人。
3.人員密集場所火災撲救基本方法
3.1加強第一出動力量,及時調度力量。
針對人員密集場所發生火災后,易形成多種形式的立體燃燒的特點,必須加強第一出動力量,除調集一般水罐車以外,還必須調集登高車、排煙車、搶險救援車、照明車等,另外人員密集場所發生火災,發展蔓延快,容易造成群死群傷事故,執勤中隊接到報后,要立即出動,并及時調派增援力量,力求在短時間內控制火勢,疏散搶救被困人員。
3.2搞好火場偵察。
人員密集場所的火情偵察,是撲滅火災的重要環節,火情偵察準確就能為滅火指揮員提供處學的指揮依據。先到場的消防人員通過外部觀察、詢問知情人、組織偵察小組內部偵察,迅速查明:起火樓層,燃燒范圍,蔓延方向;被困人員數量,位置,可以利用的疏散途徑、方式;需要設置堵截陣地的位置;內部消防設施可利用情況等。
3.3積極疏散搶救人員。
人員密集場所發生火災可能有許多人員沒有疏散出來,指揮員要根據火情偵察所提供的人員受火勢威脅情況,迅速作出疏散和搶救人命的決定,一方面,組織力量疏散人員,防止人員驚慌,爭搶出口,互相擁擠踐踏,造成人員傷亡,另一方面,部署一定的滅火力量,掩護人員疏散。
3.3.1利用廣播設備、手提擴音器等,穩定被困人員情緒,避免跳樓等事故的發生。提醒遇險的顧客利用床單、布匹做下滑繩纜,進行自救互救。
3.3.2啟動防排煙設備,打開門窗用霧狀水流排煙等,減輕高熱煙氣對遇險人員的威脅,為搶救人員創造條件。
3.3.3 組成若干救人小組(每組不少于3人),利用內部通道,深入內部,有組織地疏散搶救遇險人員,必要時利用噴霧水槍掩護。4.3.4 在著火層的外部,架設消防拉梯、云梯、軟梯等,從外部營救遇險人員。
3.3.5會同單位內消防力量和利用社會力量(武、公安、交等部門)作好外圍人員輸送救助及物質保障工作;占據現場各安全出口,引導人員朝正確方向疏散。
3.3.6人員被火勢圍困時,應部署一定的滅火力量,救人、滅火同步進行,如情況特殊也可先滅火后救人。
3.4內攻為主、外攻為輔,打好火災撲救阻擊戰。
人員密集場所發生火災,戰斗人員應在打開外部進攻通道的同時,要正確選擇內攻路線,戰斗人員分成若干戰斗小組,充分利用內部消防滅火設施,在火勢蔓延方向上,選好依托陣地,阻截火勢,另外,還要充分利用各種防火門,防火卷簾和現代滅火裝備,把火勢盡量控制在一個防火區內,并在要害部位設置水槍陣地,達到控制火勢蔓延既不能從上部蔓延,又不能從下部蔓延,將火勢成功阻擊在一個區域內。
3.5搞好協同作戰。
撲救人員密集場所火災,到場的公安,消防供水,供電,供氣,醫療,隊等部門和單位較多,參戰車輛也較多,因此在疏散人員時,要和工作人員密切配合,按疏散計劃組織疏散,另外,指揮內攻和外攻的指揮員,要隨時聯系互相通報火勢情況,掌握火情的變化,抓住有利的戰機,密切配合消滅火災。
3.6加強消防員自身防護。
進入滅火區域的消防戰斗人員,要佩帶空氣呼吸器,水槍手要以承重墻和承重結構為依托,要隨時和外界戰斗人員取得聯系,在里面長時間作戰時,要組織人員輪換,另外戰斗人員要以門或承重墻為依托,前進時,靠墻走,切忌將水槍陣地,設在建筑物的,以免建筑結構倒塌時造成人員傷亡,在一般情況下,不能單獨行動,如果有人急需要搶救,而指揮員又不在時,可以與其他戰友配合行動,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4.人員密集場所火災撲救勤務保障
4.1通信保障。由公安消防負責本的現場通信組網,保證現場通信聯絡暢通。并積極協調其它部門落實各種之間的通信組網。地方通信管理部門負責現場指揮部與各參戰單位之間的通信聯絡。其他單位現場參戰力量的通信自行保障。
4.2裝備物資。應調集備齊車輛裝備和特種器材,在滅火救援行動中,掌握與事故救援相關社會救援資源,需要緊急調用其他救援物資和裝備時,由現場總指揮統一協調。
4.3醫療衛生。主要由事故發生地的醫療救護部門負責。
4.4技術支持。建立專業人員組成的技術咨詢專家組,確定聯絡方式,接到任務立即到場。
5.火災撲救注意事項
5.1營業期間發生火災,應及時調集治安、交通、供電、醫療救護等相關方面的力量到場,協同作戰,共同處理各方面事務。
5.2疏散高檔貴重商品時,要小心輕放,避免損壞;對疏散出來的各種商品,要及時交于商店妥善處理,避免丟失。
5.3內攻滅火時,戰斗員必須搞好個人的安全防護。
5.4滅火時,要正確選用水槍種類,提高射水技術,不得盲目射水,以減少水漬損失。
5.5滅火時,要注意運用場所內部的消防設施,縮短滅火行動展開時間,減少滅火救援行動工作量,提高滅火救人戰斗展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