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是防止、控制、消滅傳染病措施的統稱,分經常性防疫和疫情后防疫,包括接種、檢疫、普查和管理傳染源、傳染途徑和易感人群。防疫用品包括醫用防護口罩、醫用防護服、醫用隔離面罩、一次性乳膠手套PE手套、PVC手套隔離、護目鏡等,消毒用品:醫用酒精、3%過氧化氫消毒液含氯泡騰片、免洗手消毒液體、紫外線消毒燈等,以及手持式紅外測溫儀、急救包等。
防疫用品使用注意事項:
1、含氯消毒劑應根據施藥面積和消毒頻率現配現用,加蓋放置。
2、紅外線體溫槍使用后,可以用75%的醫用酒精進行擦拭,但要避開紅外線探頭。
3、消毒應配備專人消毒人員,并做好消毒記錄。
4、防疫期間,摘口罩前后要做好手部衛生,將廢棄口罩放入垃圾桶內,建議設立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對垃圾桶噴灑有效氯濃度為1000ml/L的消毒液,充分浸濕,作用60分鐘以上。
防疫安全措施:
1、戴口罩:外出時戴口罩,與人保持距離,不去人員密集的場所。在就醫、擁擠、乘電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室內密閉場所,一定要戴好口罩。
2、少流動: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不放松,積極響應內防輸入、外防輸出疫情防控基本要求,按照“三減少一加強”原則(減少人員流動、減少旅途風險、減少人員聚集、加強個人防護)。
3、勤洗手:很多人只記得戴口罩,但是不一定勤洗手。其實,勤洗手非常重要,而且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動水清洗雙手,洗手七步法:內外夾弓大立腕,洗手每一步揉搓時間均應大于15秒。
4、保持社交距離:排隊、付款、交談、運動、參觀時,要保持1米甚至1.8米以上社交距離,提倡非現金結算,電子支付,減少接觸。
5、文明用餐:不混用餐具,使用公筷公勺,盡量分餐進食;食堂就餐時,盡量自備餐具。
6、做好清潔消毒:日常保持房間整潔。處理冷凍食品的炊具和臺面,病人及訪客使用的物品和餐飲具,要及時做好消毒。
7、勤監測:主動做好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應首先做好自我防護,及時就醫,尤其不要帶病上班、上學。
8、少聚集:減少不必要的聚集、聚會,少去人群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
9、防護面罩:口罩能幫嘴巴擋住病毒,防護面罩能幫眼睛面部擋住病毒。想要起到良好的防護作用,防護面罩使用一次就要進行消毒。如果使用的防護面罩被污染過后,需要重新的更換新的。
10、積極接種新冠疫苗: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最經濟、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
以上就是鋌和小編關于“防疫用品都有什么 新冠必用12種防疫用品清單”的內容介紹。疫情期間,我們應該增強衛生健康意識,適量運動,堅持安全健康的飲食習慣,注意多喝水、多休息、避免熬夜、適度運動,以提高個人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