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現在市面上很多N95醫用口罩,但對于N95很多朋友是不了解的,只知道對于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飛沫傳染,具有很好的作用。對N95口罩的認知還不是很清楚。今天鋌和技術小編來帶大家了解下醫用N95口罩檢測標準,醫用N95口罩功能和用途。
一、醫用N95口罩檢測標準
醫用防護口罩(N95)是指在NIOSH(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標準規定的檢測條件下,口罩濾料對非油性顆粒物(如粉塵、酸霧、漆霧、微生物等)的過濾效率大于或等于95%,并且具備阻隔血液等液體飛濺滲透的能力,一般在口罩外層表面具有疏水防護層,且不設呼吸閥。
N95型口罩是NIOSH認證的9種顆粒物防護口罩的其中一種。“N”表示不耐油(not resistant to oil)。“95”表示暴露在規定數量的專用試驗粒子下,口罩內的粒子濃度要比口罩外粒子濃度低95%以上。其中95%這一數值不是平均值,而是最小值防護等級為N95級表示在NIOSH標準規定的檢測條件下,口罩濾料對非油性顆粒物(如粉塵、酸霧、漆霧、微生物等)的過濾效率達到95%。
N95口罩根據國標GB262-2006《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主要分為防油性顆粒物和非油性顆粒物2種。根據國標規定,防護對象包括不能用肉眼直接觀察到的,或者只能在光學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N95口罩的結構組成是針刺棉、熔噴布、及聚丙烯無紡布組成,尤其是熔噴布通常采用40克重,甚至超過40克。
目前,我國關于口罩的主要標準包括GB 2626-2006《呼吸防護用品 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GB 19083-2010《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YY 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技術要求》,GB/T 32610-2016《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等,目前主要分為勞動防護、醫用防護、日常防護三類。目前國內常見的口罩,基本上都是四個標準體系:國標、美標、歐盟標準和日標。 說明:YY開頭的代表醫藥行業標準,GB開頭的代表國家標準,即國標。
二、醫用N95口罩功能和用途
1、功能:
醫用防護口罩(N95)對空氣動力學直徑≥0.3微米的顆粒的過濾效率達到95%以上。空氣細菌和真菌孢子的空氣動力學直徑主要在0.7-10微米之間變化,也在防護范圍內。能有效過濾和凈化所吸入的異常氣味(有毒氣體除外),幫助降低某些可吸入微生物顆粒物(如霉菌、炭疽桿菌、結核桿菌等)的暴露水平,但并不能消除接觸性傳染、生病或死亡的風險。
2、用途:
醫務人員和相關工作人員對經空氣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的防護。
醫務人員或相關人員的基本防護,以及在有創操作過程中阻止血液、體液和飛濺物傳播的防護。
以上就是鋌和勞保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醫用N95口罩檢測標準”的內容介紹。口罩佩帶除了提供有效防護外,還必須考慮到佩戴者的舒適性,以及不能帶來其他負面影響。要根據個人體質謹慎挑選口罩類型,在確保安全防護的前提下,避免長時間佩帶出現缺氧頭暈等意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