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衛生監督局了解到,近10年新發現的11種職業病,已導致數千人職業病中毒。其中在這11種新發職業病中,正己烷、三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三種化學物質引起的中毒事件發生的頻率較高。
引起職業病中毒的化學物質大多數都是有機溶劑,這些有毒物質主要經呼吸道和皮膚接觸進入人體。而大多數的中毒領域屬于生產高科技產品的電子工廠,這不禁有人有納悶了,一般電子廠作業環境都是潔凈的,那又為什么會中毒呢?
這是因為,電子產品在生產過程要用到有機溶劑,再加上很多電子車間工作環境是密閉的,一旦沒有安裝特定的通風設備或者通風效果不達標,那么有機溶劑揮發在通風不好的環境里,濃度超過了國家規定的標準,很容易就會引發各類職業病。
對于這些有害化學物質中毒,我們該如何預防呢?
只要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職業病的發生就能完全的避免。預防關鍵首先在于前期預防,對新建和擴建的工廠企業在建設前進行職業病危害申報,并安排專業機構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竣工驗收前的控制效果評價。
而針對作業人員來說,預防中毒的關鍵是要掌握職這些有毒化學物質的基本常識,做好個人防護用品的佩戴:
1.了解所接觸物質的毒性、危害和緊急處理方法。
2.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如防毒面具、手套、耳塞、防護服等)。例如使用手套時,工人要留意手套適用于哪類物質,有的手套已經老化、穿孔不宜使用。對粉塵,防塵口罩很容易“飽和”,必須經常更換才能達到保護的效果,而普通的防塵口罩不能防止有毒氣體的吸入,必須使用過濾式的化學口罩或呼吸保護器。此外,由于粉塵很容易附著在衣物和桌面上,所以避免在工作場所飲食和下班時更換工作服也是預防職業病的關鍵。
3.到職業病防治機構進行上崗前、在崗和離崗體檢,避免不適合自己的工種和及早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