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戴一次性手套可以起到保護雙手的作用,但或許不知道的是原來戴一次性手套也是有講究的,如果對它認識不夠,可能就會給實際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今天鋌和技術整理了這三個常見的認知誤區,快來看看你中招了嘛?
圖
誤區一:戴上手套,就安全了
雖然一次性手套是我們生活和工作中的好幫手,但是它們也不能面面俱到。比如說:乳膠手套彈性優良,穿戴舒適,能夠使用于多個場合,但它在實驗室中僅適用于防飛濺,不能當“防化手套”使用。
其它材質的手套也一樣,雖然有著不少的優點,但也有其不足之處。因此,我們在使用一次性手套之前,務必要知曉其使用禁忌,這樣才能讓其益處最大化。
誤區二:戴了手套后,就可以不洗手
戴一次性手套不能替代洗手。這是因為標準中允許一定量的殘次手套存在,比如有針孔的手套。如果你使用的一次性手套恰好是有針孔的,那么環境中的一些有害物質可能會趁虛而入,附著在手上,另一種情況是細菌生長。
戴上一次性手套后,雙手處于溫熱的密閉狀態,長時間下來,雙手上的細菌就會隨時間和體液的增加而越來越多;此外,在脫手套的過程中,手也容易接觸到手套上的污染物,因此需要在摘掉手套后及時的清潔雙手。
誤區三:一次性手套可以重復使用
很多人喜歡重復使用一次性手套,認為“好好”的手套丟掉了可惜,然而這種認知不可取。這是因為經過使用的一次性手套,或許會變薄、變脆、甚至有觀察不到的細微“孔洞”,這讓手套已經失去了原本的防護能力,所以不建議重復使用一次性手套。
如果說你過去因為不了解,而對一次性手套存在著一些認知上的誤區,那么,現在及時調整還來得及,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幫到大家,也希望一次性手套讓大家的生活越來越美好。